3.1 員工組成與多元化
「員工」為本行打造共榮共好願景的重要元素之一,除了致力打造使員工感受到幸福企業的工作環境,本行亦積極網羅新世代人才提供多元招募管道與工作性質,期待能追求員工多元性最大化。此外,本行在招募時即相當重視人權與平等價值,無因性別、種族、年齡、政治傾向、婚姻與家庭狀況等而有所差別待遇。2023年本行員工總數為2,931人,相較2022年(2,857人)增加74人,無特別顯著變化。

2023年底員工組成
註1:本行2023年非員工之工作者以實習生為主共172人(與2022年相比無顯著變化)、身心障礙者17人、原住民2人。
註2:2023年無聘用無時數保證之員工,兼職工作種類主要為企業按摩師。
註3:百分比計算方式=該類別人數/總員工人數。
註4:3.1章節員工相關數據僅涵蓋上海商銀,不包含其子公司(香港子行、上銀租賃及柬埔寨AMK資訊,請見附錄)。
本行行員晉升制度係依據《行員調動辦法》辦理,職缺以全行公告方式,並採公平公正公開之遴選原則。為確保員工們在行內擁有多元升遷機會,本行致力於提供員工專業知識培養,如針對營業單位1~3年員工舉辦「金融專業課程」,以提升其專業能力,不會因性別而有所差異,因此2023年本行大部分員工類別之兩性佔比平衡度皆有所提升。本行期望能於2025年前提升兩性員工擔任初階管理職之比例,並維持男、女擔任初階管理職之比例平衡(皆不超過60%),以提供兩性員工適性發展與平等的升遷機會。


註:收益產生單位包含營業單位、事業部、通路管理部。



註1:總體/自願離職率計算方式為離職/自願離職員工占員工總人數之比例。
註2:此表數據僅涵蓋上海商銀,不包含其子公司(香港子行、上銀租賃及柬埔寨AMK資訊,請參見附錄)。

註1:此表不含退休、留職停薪、資遣人員。
註2:此表數據僅涵蓋上海商銀,不包含子公司。


多元招募
配合本年度策略主軸之一「人才優先」,本行透過產學合作、海外轉介及非營利組織三大多元管道提供實習機會,讓學生可提前瞭解銀行業實務運作。2023年招募重點不分科系、不限國別,以IT、數位人才為優先,並與大專院校合作培養永續金融人才。此外,自本行建置「夢想起飛-職場先發計畫」,與國內各大學,或具優良口碑之協會/基金會等機構合作,與14 所大學(臺北大學、北商大、東吳、淡江、輔大、中原、世新、東海、中央、中山、北科大、成大、臺師大及海洋大學)及「夢想之家」合作,提供準畢業生(大學四年級、碩士二年級下學期)至本行營業單位或資訊部門實習,藉由實習期間觀察學生表現,表現優良者將視人力需求情況,簽請晉用轉為正式行員。


本行堅持以「培訓核心職能,厚植人力資本」之願景為人才發展培育的策略重點,從上到下的人員培育皆細心計劃並搭配符合現代方式的線上教育訓練課程,深信企業的成長茁壯,必須先奠基人才資本,每位員工都是最值得珍視與投資的資產。本行已制定《教育訓練管理辦法》,搭配人才培育架構及策略目標與人才發展需求,並針對明確之訓練需求與目標,安排執行年度教育訓練計畫並評估成效,為深化本行員工永續思維。




金融友善與公平待客培訓
本行於2023年度辦理全體員工進行「金融友善服務」及「金融服務業公平待客原則」線上課程,針對本行新進員工除上述課程外,另規劃「金融消費者保護法介紹」及「服務品質與服務五心」線上課程。對於營業單位的員工,配合金管會推動「建構2030年無障礙金融雙語服務環境」,營造友善雙語金融服務環境,於2023年度安排「存匯櫃檯人員英語口說培訓課程」和「銀行櫃檯英語會話課程」,以提供外國客戶優質的雙語服務。另特與財團法人手語翻譯協會合作,製作「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常用手語20招」線上課程,以落實本行「處處為您著想,處處予您滿意」之服務理念。2023年相關課程參與總人次達6,041人,並獲得金管會2023年公平待客原則評核前26%-50%。
高階經理人儲備人才培育計畫
依據《銀行業公司治理實務守則》23條之1:「銀行業應建立管理階層發展計畫,董事會並應定期評估該計畫之發展與執行,以確保永續經營」之規定,本行持續辦理高階人才培育計畫,包含:
- 執行領導力評鑑及加速發展計畫,根據本行策略願景建立高階管理人才標準,運用評鑑中心技術進行儲備人才之能力評估,並依能力盤點結果執行個人發展計畫(IDP),112年度安排27位儲備人才進行L3 Ready領導力評鑑活動
- 安排2位儲備人才參加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辦之「2023年金融高階主管儲訓計畫(LEAP)」,透過高階經理人間共學交流、個案研討、實作演練、海外課程及策略專題等多元化研習活動,培育未來金融高階主管人才具備領導力、策略力與永續力三項關鍵能力
- 持續辦理商務英語溝通技能提升計畫,以會議主持與討論為主軸規劃課程,安排5位儲備人才參加1對1班、39位儲備人才參加團體班。期望透過持續性的英語會話學習,提升主管們於參加跨國會議、派駐國外工作或參加國際研習活動等商務場合中,能更精準地以英語表達及溝通,充份展現專業素養
- 安排5位儲備人才參加海外研習計畫,掌握全球化最新資訊及發展個人領導力,與來自全球不同地區的金融同業互動交流並建立網絡關係,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觀點,有助於本行拓展國際化金融業務。「個人發展計畫(IDP)」、「商務英語溝通技能提升計畫」、「2023年金融高階主管儲訓計畫(LEAP)」、「海外研習計畫」、線上影音課程等。2023年共有47位主管參與培訓
永續金融人才培訓
2023年度本行以「多元核心,數位永續」之培訓主軸,對內部同仁及高階主管開辦主題訓練、永續職能及通識普及等多元課程,定期安排董監事、高階主管參與永續相關專題培訓,2023年辦理國際永續與金融發展趨勢、氣候變遷、能源轉型與離岸風電發展之挑戰與機會等專題講座。為推動內部永續發展政策及相關業務需要,安排同仁參與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辦理之「企業永續菁英培訓班」、「永續金融管理師」及臺灣金融研訓院辦理之「永續金融專業人才培訓課程」。同時加強同仁對客戶產業之了解,熟悉產業淨零轉型趨勢,辦理供應鏈碳風險趨勢與因應、氣候變遷新興風險、碳權與碳資產管理及強化永續投資等課程主題。2023年度本行永續相關教育訓練全年受訓人次共6,535人次,合計11,280.5小時。

2023年本行員工受訓平均時數與費用

註1:此表計算之員工人數已扣除兼職員工。
註2:此表數據僅涵蓋上海商銀,不包含其子公司(香港子行、上銀租賃及柬埔寨AMK資訊,請參見附錄)。

註:女性員工總人數為1,639人,訓練總時數為103,523.22小時,平均受訓時數為63.16小時。男性總員工人數為1,292人,訓練總時數為79,860 .28小時,平均受訓時數為61.81小時。
3.3 員工待遇與福利
本行謹守「均衡有序成長」之永續策略,於人才資本管理上,除了選、育及用才之外,留才之課題亦是本行重視的一環。本行設置職工福利委員會辦理員工社團、各式活動及多樣福利,並從營收提撥福利金提供多元補助、優惠及另有薪酬獎勵機制,並自2020年起建立EAPs員工輔導機制,開啟更多溝通方式,亦配合政府謹守各項法律政策與制度,處處展現對員工全面性的關懷。
員工關懷
本行待員工如家人,亦重視員工身心發展,定期實施全體員工健康檢查等多項福利措施,並有多樣化之社團活動及旅遊補助,讓員工在工作之餘能有機會增進彼此感情並紓解壓力。本行同時也重視員工的聲音,設置iTalking 員工關懷信箱,作為一安全而隱密空間,任何工作方面之詢問、建議、困擾或需要協助的事宜,皆可在iTalking 員工關懷信箱提出。另為協助員工提高工作歷練與職能發展,提供平臺供需要調動的員工申請,以提高員工士氣及滿意度,成為企業成長的助力。

新進人員關懷計畫
自2022年起,本行建置「新進人員關懷計畫」,並持續於2023年度施行問卷調查、電話訪談等相關措施,了解新進人員對於本行工作適應情形,對於需協助地方給予即時協助,並蒐集員工相關建議供權責單位作為未來相關業務調整方向。另於2023年增加與年資未滿一年之新進人員面對面的關懷茶會,2023年度參與人次共165人,由新進人員依三大主題「業務及公司制度」、「職場環境」及「工作適應」與關懷員相互交流,並分享實務作業上的經驗與快速融入本行之職場建議,並邀請人力資源處主管、通路管理部主管與新進人員即時的雙向溝通。




註:重要營運據點請詳「關於本報告書」章節之報告書範疇。
此外,女性員工在生理期、妊娠期間(產檢、安胎)、產假、育嬰、哺乳期等應享有之假期及工資待遇等均予明確規定,並針對主要照顧者及非主要照顧者分別依法規提供有薪產假8週、有薪產檢假1週/有薪陪產檢及陪產假1週,在有薪產假部分更進一步優於法規多提供4天。育嬰假不限女性員工,所有符合資格的員工皆享有申請育嬰留停之權利,以擴大保障本行員工照顧家庭之需求。

註:此表數據僅涵蓋上海商銀,不包含子公司。
本行參酌市場薪酬水準,提供員工具競爭力之薪資,每年端午節及中秋節依當年盈餘情形,酌發獎金。年終績效獎金則採取績效導向之考核制度,於年末檢視年度工作績效目標執行情形及綜合員工行為面表現,經主管與員工進行面談後核定年度績效考核等第,作為年終績效獎金發放之參考依據,績效優異之員工,另可獲得晉升與調薪之機會。另外,本行比照公營金融機構,提供員工限額優惠存款及依銀行法規定辦理員工購屋等貸款。2023 年本行女男一般員工平均薪酬比例約為0.86:1,主管級以上女男員工平均薪酬比例約為0.80:1。


註:差異比率之計算公式為(2023年-2022年)/2022年之百分比。


註1:薪資涵蓋1-12月薪資及職務津貼;獎金涵蓋端午、中秋、全勤、不休假、年終等變動薪酬。
註2:薪資性別差異=(男性薪資-女性薪資)/男性薪資;獎金性別差異=(男性獎金-女性獎金)/男性獎金。
註3:此章節性別薪酬數據僅涵蓋上海商銀之在台職員,海外分行之員工薪酬未列入計算,亦不包含其子公司(香港子行、上銀租賃及柬埔寨AMK資訊,請參見附錄)。

薪酬索回條款
上銀明訂如有可當責之不當情事,經董事會予以究責者,尚未發放之遞延獎金得一部份或全部不予發放。此外,不符合退休要件自請離職或解任者,尚未發放之遞延獎金全部不予發放。
公平的績效考評
- 為達成組織策略目標及提升員工競爭力,透過績效管理由各部門承接全行策略目標項目展開至個人目標,使組織目標由上逐層往下與員工個人目標能有效銜接。年度中藉由主管與員工的持續溝通、對話,檢視目標執行情形,將影響工作目標達成的因素與職能行為表現需做調整改變之處,給予員工即時的回饋。本行員工皆須參與定期績效評估,透過目標管理及績效排序等方式公允評核員工之工作表現。全行員工皆依照績效管理制度接受績效考核,涵蓋率為100%。
- 團隊績效考核:為激勵各營業單位提升經營效率,並使員工發揮團隊精神執行年度策略目標,本行訂定《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營業單位組織績效考核辦法》,依當年度各單位策略訂定團體考核項目與考核配分。考核分數達標或名列前茅之單位,將頒發獎勵金鼓勵各團隊之努力。
- 360度全方位績效回饋機制與敏捷溝通:各分行員工之績效評估,除了年度績效考核之自評及主管考核外,通路管理部亦針對全臺各營業單位與後勤單位進行服務品質抽樣評估,進行跨單位評估調查;另亦透過神秘客電訪、白金客服票選,將客戶對服務滿意度之回饋納入評估機制中,達到多維度績效評估。
- 此外,在日常工作執行中,特定部門及專案小組亦定期召開每日站立會議(Stand up meeting)或每週會議,討論內容包含業務執行情況、待辦事項以及執行困難如何解決,以創造即時且有效的員工與主管溝通管道,落實敏捷溝通的企業文化。

自由結社
本行給予員工充分之結社自由,內部亦有員工工會供員工自由參與,對參與工會之員工未有任何差別待遇(包括但不限於薪資、獎酬、訓練、調動、升遷…等)。截至2023年12月底,本行參與員工工會之員工人數佔全體員工人數之14.91%,較2022年同期上升0.32%。
員工工作體驗調查
員工為本行最重要的資產,為優化員工工作體驗,本行自2020年開始即每兩年辦理一次員工參與度調查,以了解員工心聲。2022年本行更進一步委託客觀第三方外部顧問執行匿名員工敬業度與滿意度調查,擴大員工體驗調查面向,並將調查範圍擴展至全球所有正職員工,完整評估員工職場體驗並了解員工想法。後續本行依據調查結果以及後續質化訪談之重要建議,以滾動式調整政策以吸引人才、留才和培養優秀員工,並規劃精進之方向。此外,針對以多元類別分項分析員工滿意度與敬業度結果,配合前述各職等員工離職率分析,以利及早識別潛在離職風險,針對評分較低的項目進一步擬定改善方法(例如:關懷機制、福利制度),以提升員工之滿意度與留任率。


註:因員工參與度為每二年舉辦一次,上一次員工參與度為2022年調查,故2023年延用2022年之結果。

註1:調查人數統計基準日為該年度1 月1 日至12 月31 日。各年度員工合計人數統計基準日為該年度12 月31 日在職人數。
註2:回覆率計算方式為回覆人數除以本行海內外員工總人數。
本行重視與員工之溝通,於2022 年起委託外部顧問公司以第三方平臺執行敬業度與滿意度調查,邀請所有在職同仁參與,了解員工對於有意義的工作、具支持性的管理、正向的工作環境、成長機會、領導與信任五大面向之評價,同時將幸福度及壓力度納入調查維度中。透過系統性地收集回饋,並與員工績效、離職率等相關指標交叉分析,擬定人才體驗優化對策、奠定次年全體人才管理策略規劃之基礎。
本行極度重視員工健康與安全,於2022年導入ISO45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且通過驗證,並於2023年下半年起將驗證範圍擴及全臺,預計2024年驗證涵蓋率可達90.36%。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及本行《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設置辦法》成立委員會,每三個月召開一次會議,委員會成員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第11條,勞工代表應佔委員人數三分之一以上,本行委員會共計11人,勞工代表4人,符合法令規定。
考量員工工作型態,本行依循勞工健康服務四大計畫架構,訂定職業與環境安全衛生之短、中、長期指標目標,並提供過負荷問卷調查,辨識及評估高風險群、採行改善措施,包含健康管理及醫護人員面談,及規劃健康促進相關活動。2023年針對職場環境潛在風險執行改善專案,包含電氣開關箱設置中隔板,降低操作人員誤觸帶電體之機率;建物屋頂邊緣設置護欄,預防墜落事故;樓梯設置扶手、止滑條,減少上下樓梯跌倒受傷之機率等。

上海商銀 ISO 45001證書


本行致力於維護及照顧員工健康,新進員工之健康檢查由行方負擔檢查費用,並提供員工優於法規之定期健康檢查,安排每三年一次以巡迴健檢方式到場健康檢查;且後續由本行勞工健康服務醫護人員進行體格(健康)檢查分級,對高風險族群進行臨場健康服務訪談及衛生教育,2023年醫護人員臨場健康服務:醫師共辦理15場次、護理人員共辦理96場次,共訪談381人(整體滿意度98.3%);並運用P-D-C-A精神透過換位思考了解同仁的痛點(需求),以分級管控方式評估公司內、外部資源與職場環境風險,訂定本行「勞工健康服務計畫」及「實施工作要項與期程 」,進而發想規劃實際可行的健康促進講座及活動,關懷及啟發員工重視自身健康;總行、內湖、嘉新、個金大樓於2021年獲得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啟動標章;2022年總行、內湖、嘉新、個金、仁愛大樓獲得健康促進標章;2023年中和、板橋、內湖科技園區、三重及忠孝分行獲得健康啟動標章。

本行2023年因職業災害事件導致職業病、永久失能或死亡者皆為0人,嚴重的職業傷害共0次、可記錄之職業傷害共11次(皆為洽公或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實際工時為5,814,704 小時,可記錄的職業傷害率為1.89次(百萬小時*職業傷害人次/實際工時),未有其他工作者發生職業傷害事件;2023年統計本行員工整體平均缺勤率為0.33%,低於本行2023年目標0.5%。
註1:嚴重的職業傷害定義參照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勞工職業災害保險職業傷病審查準則》。
註2:缺勤率=((公傷病假+一般病假+事假)總日數/總工作日數)x100%。2023年度將重病長期請假同仁之缺勤排除。


本行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致力維護員工、供應商、商業夥伴(如:客戶)之基本人權,塑造人權充分保障環境,並恪守全球各營運據點所在地法規,認同並支持《國際人權法典》、《國際勞工組織所頒布之勞動基準保障核心條約》、《聯合國全球盟約》等各項國際人權公約所揭櫫之原則,杜絕任何侵犯及違反人權的行為,充分體現尊重與保護人權之責任,進而據此精神訂定《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人權政策》,並於《員工服務待遇辦法》明文規範員工於日常工作中落實人權尊重。
另一方面,本行亦訂定《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及《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計畫》,內容包含防止肢體、言語、心理暴力及性騷擾,並於官網設置性騷擾防治專區,提供完整申訴及處理機制,保護員工免於因執行職務而受他人不法侵害身體或精神。2023年因分行刊登招募訊息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第7條,受裁處罰鍰新臺幣30萬元。本行後續立即於該月行務會議重申確實遵循本行招募程序,並於8月份進行全行「性騷擾防治與性別工作平等課程」調訓等措施,以強化員工認知、避免誤觸相關法規。


《上海商銀人權政策》 |
---|
![]() |

- 人權議題盤點:每年或新商業關係產生時(合併、收購、合資等)將對關鍵人權議題及衝擊群體進行盤點,人權議題資訊蒐集範圍包含強迫勞動、人口販運、童工、結社自由、勞資協商、同工同酬、歧視、加班工時、職場心理健康等,2023年針對供應商、全行員工、第三方員工(派遣人員)鑑別人權風險之衝擊,辨認後以可能潛在或已經實際發生人權議題產生疑慮之「加班工時」、「職場心理健康」二者進行回應。
- 衝擊群體評估:依據本行關注之議題可能牽涉之衝擊群體,衡量該議題可能的風險產生源,並據此進行人權衝擊影響分析。



金融包容性




本行關心文化保存及清寒學子、婦女兒童、銀髮族、身心障礙族群的權益,協助成立多件公益信託及安養信託。
2023 年信託情形如下:

永續保險
本行保險代理部致力於提供優質服務,滿足客戶在各年齡層的保險需求、風險管理與理財規畫,同時為社會大眾人身與資產保全、退休樂齡生活規畫及資產傳承方面,導入全方位的金融保險服務。
壽險主要業務有透過客戶需求分析,客製化風險規劃及最適建議,配置商品如健康保險、終身壽險、養老保險、還本型壽險、投資型保險及年金保險外,尚有為房貸客戶規劃之房貸壽險、企業客戶之團體及個人傷害險等;
產險主要業務則是針對個人房屋企業客戶之廠房、貨物運輸、貿易信用,及董監事責任等進行風險商品承作。
2023 年本行提供環境關懷、社會責任及ESG 連結主題之保險商品共1,235 件,保費共約新臺幣7.63億元。為回饋社會及保障弱勢團體權益,本行每年也對各類弱勢團體提供微型保險贊助,2023 年共贊助新臺幣95,067 元,受益人數達503 人。


永續及金融教育
本行自2006 年起即積極配合金管會結合銀行公會、臺灣金融研訓院及信合社聯合社舉辦「走入校園與社區辦理金融知識宣導」,並自2011 年以來已連續十餘年獲金管會公開表揚、頒發感謝狀。為協助兒童及客戶掌握投資、理財觀念與永續趨勢,本行亦透過實體或臉書等線上多媒體平臺,舉辦兒童理財營及多項講座,2023 年活動舉辦情形如下:



註:此處數據包含資柬埔寨子公司 AMK,其匯率以中央銀行公告之 2023 年最後營業日(2023/12/29)USD$1 = NTD$30.735 計算。
慈善策略
本行擁有百年歷史,從創立之初即希望成為協助國民成家、企業傳本的商業銀行。本持「處處著想,代代傳承」之核心理念,積極統合自身資源、強化客戶與供應鏈夥伴關係,吸納社會利害關係人需求與期待,透過三大慈善策略:「讓愛心溫暖社會」、「以行動疼惜地球」及「用智慧投資未來」,使本行結合自身核心金融實力,創造最大之社會影響力。



支持 繁星守護專案「水源村劇團偏鄉巡演」 |
---|
水源村劇團(原水立方劇團)自2012年成立以來,已為偏鄉、清寒及弱勢兒童進行上百場慈善公演,希望透過戲劇傳遞正面力量和新視野給觀賞的孩童。本行於2023年捐贈新臺幣50,000元,支持劇團1場次舞臺劇《潘朵拉的希望》,期望與劇團一同成為弱勢孩童的陽光。 |
支持「天涯海角電影院偏鄉巡演」 | |
---|---|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於2018年展開「天涯海角電影院」巡迴放映計畫,視保存臺灣珍貴的影視聽文化遺產為使命。不僅希望讓距離電影院較遙遠的民眾感受到大銀幕放映的聲光效果與魅力,更期待透過深入全臺368個鄉鎮,讓電影藝術走進常民的生活中。本行於2023年捐贈新臺幣500,000元,支持中心於彰化二林場次(二林國小)播放的《再見臺北》電影及於新竹關西場次(坪林國小)播放的《聖筊》電影。
成果內容請參考活動回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N4x-RTn6lg ![]() ![]() |
用愛力挺「肯納多元支持計畫」 | |
---|---|
臺灣肯納自閉症基金會積極推動「多元支持計畫」,培養肯納者與其家庭「生活照顧訓練」、「藝能發展」、「社交技巧」、「職能發展訓練」之經費。本行捐款新臺幣50,000元希望能夠支持及幫助心智障礙者累積就業的能量,讓更肯納者翻轉命運,邁向陽光人生路 。 |
![]() |
尊老敬老「安養院汰換老舊設備」 |
---|
本行秉持「愛地球,挺環保」及「感恩心,關懷情」的雙主軸精神出發,深入社區、關懷弱勢、推展ESG等慈善公益活動,2023年捐讚私立心燈啟智教養院、私立柏拉圖復康之家及朝興基金會合計達新臺幣650,000元,汰換老舊空調、電風扇、洗衣機及座椅等物資 。
![]() ![]() ![]() |
善善聯手「善愛嘉年華活動」 | |
---|---|
本行與文教基金會贊助小樹傳愛協會和外貿協會擧辦的「善愛嘉年華」活動,2023年以「善愛·永續」為核心價值,結合多元內容、打造全臺最大的無框架教室,引領大家勇敢去愛、擁抱所愛、追求永續的愛。今年吸引近27,000人次的參與,同時邀請500名偏鄉國小師生夜宿國際級的展館,體驗多元學習擴展視野。
成果內容請參考非凡新聞臺報導: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hvOEH10ziA&t=2s |
![]() |

響應 法國巴黎銀行「植樹贊助計畫」,2023年累計於印度種植超過3,000棵樹,並新於印尼種植4,347棵樹 |
---|
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獨家在臺灣引進「植樹贊助計畫」,與長期致力於森林復育的法國社會企業Reforest Action合作,提供高資產客戶從投資過程參與森林保育的機會。本行財富管理客戶每投資1萬美元於法巴銀行開發的永續金融商品,即透過Reforest Action在印度或印尼種植一棵樹。本行於2023年累計種植7,347棵樹,創造當地工作時數5,732小時,儲存二氧化碳約860公噸CO2e,提供17,196隻動物棲息地,供氧月數達22,928個月。 |
響應社會企業──綠色冀泉之「種樹碳匯」活動,與企業夥伴和當地居民共同種下1,111棵台灣黑檀毛柿 |
---|
綠色冀泉致力於種樹救地球,並透過區塊鏈技術,保留種樹紀錄,期望能發展以樹為主體的循環經濟系統。2023年本行參與綠色冀泉與台東池上鄉合作共同推出「樹光大道‧池上低碳行」計畫,透過當地居民提供的閒置土地,種植各式台灣原生樹種、強化水土保持。2023年共種植1,111棵「台灣黑檀毛柿」,每年平均可進行碳儲存達16.65公噸CO2e。
![]() ![]() |
愛地球「鳥類保育計畫」 |
---|
本行贊助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及臺南市野鳥學會-認養國有非公用土地「鹽田濕地」,以保護野鳥棲息地,並協助推廣(1)鹽田鳥類相調查與巡護工作、(2)野鳥救傷、(3)野鳥調查人員培力訓練、(4)候鳥遷徙路徑研究、(5)協助國際保育經驗交流等措施,以維護環境生物多樣性。
同時亦希望攜手客戶一同守護野鳥生態,以「您存款,我捐款」為號召,推出「愛地球-野鳥永續臺幣優利定存專案」,提出高於同業的一年期臺幣定存利率1.8%,鼓勵客戶共同投入此議題,本行也從中提撥一定比例捐款給予前述兩學會,期待為濕地保護及野鳥保育盡一份力 。2023年共承作2,927筆,總額達新臺幣72.93億。 ![]() ![]() |
愛地球‧挺環保「新北觀音健行淨山」 | |
---|---|
本行結合文教基金會、北部地區員工及眷屬,共同舉辦淨山公益活動,共50名員工及30名眷屬一同參與,撿拾約10公斤的垃圾。活動參與人員皆自備飲水器具及雨具,以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用品,撿拾登山步道路旁的垃圾時,亦沿途向遊客宣導環境保護的重要。同時本行亦透過此次活動,帶領同仁參觀猛禽展示館,讓大家更了解觀音山飛禽與自然生態 。 |
![]() |
愛打造實際的減碳經濟「全民碳集」 |
---|
本行攜手國立成功大學(以下簡稱「成大」)及市民永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市民永續」),有鑑於希望達成減少碳排的共同目標,而發起合作計畫,倡議消費者採取綠色友善消費行為。 本計畫由市民永續協助提供「全民碳集」應用系統,作為個人碳數據服務的基礎;並由成大推廣學生、教職員及校友參與建立個人碳經濟資產存摺,將減碳行為數據標準化後,轉化為碳數據資產,再提供點對點的經濟獎勵,以創造實質的經濟價值。 此外為鼓勵師生更積極的參與本次活動,消費者除了可取得店家折扣回饋外,本行更加碼額外獎勵金「一次消費、兩次獎勵」,從校園做起帶動全民的綠色消費。 ![]() ![]() ![]() |

金融教育 | 文化藝術系列講座 |
---|---|
本行積極舉辦各類金融知識宣導活動,協助提升客戶金融知識(相關請詳3.7永續及金融教育)
![]() |
多年來為打造書香社會,建立終身學習,提升我國文化教育水準,自2002年起,每月定期舉辦各項知識性、實用性的系列專題演講活動,目前仍持續舉辦的九大系列及已辦場次:文學電影院(73場)、企業經理精進讀書會(205場)、我們的文學夢(160場)、財富講堂(55場)、健康樂活(151場)、與企業家有約(32場)、領略聲音之美(195場)、豐富人生(240場)、ESG永續發展(12場),每場次約40-50人,系列講座舉辦總場次已近1,300場,累計參與人數已逾十萬,深受社會大眾喜愛。 |
永續發展系列講座與論壇 |
---|
因應永續趨勢及本行永續發展,2023年本行積極舉辦內部與外部永續發展系列講座,將永續思維深植於企業文化,並期望透過外部演講,能夠創造本行與各界更多永續交流之機會,2023年由文教基金會內部舉辦12場《ESG永續發展》系列講座,包括:碳權交易、淨零碳排、影響力投資等多元內容。為了擴大永續影響力,2023年12月本行更舉辦「永續潮流企業佈局-如何從ESG找尋商機」,邀請供應商、企業客戶、股東及本行員工參與,以期能夠凝聚利害關係人之力量,邁向更宏觀的永續發展。
![]() ![]() |
設立獎學金 |
---|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文教基金會」設置獎學金,並代辦各項獎助學金,鼓勵優秀學子並培養專業人才,2023年度本行及基金會之獎助學金共有412位學生受獎,共頒發金額約新臺幣1,220萬元 。
![]() |
滬港台三地金融科技競賽「創新未來InnoFuture」 | |
---|---|
由上海銀行、上海商業銀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攜手主辦的金融科技競賽「創新未來InnoFuture」,其以金融科技(Fintech)為競賽核心,涵蓋: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區塊鏈、元宇宙等多個前瞻性領域。期望透過提供豐厚的獎金,鼓勵三地團隊將新創項目落實,甚至進一步與上海商銀進行場域合作(PoC),希望為金融行業帶來更多創新發展的機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