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網站的某些功能在JavaScript沒有啟用的狀態下無法正常使用。

分享:
Facebook
Line

永續策略與管理


鑑別與管理流程

鑑別 利害關係人鑑別 依循AA1000SES利害關係人議合原則(AA1000 Stakeholder Engagement Standard)「依賴性、責任、影響力、多元觀點、張力」五大面向 定義9種利害關係人
永續議題確認
  • 參考國際永續標準與規範(包括GRI準則、SASB、SDGs、TCFD)及永續相關評比(DJSI、CDP、MSCI、永續金融評鑑)
  • 利害關係人溝通、同業案例
彙整21個本行之永續議題
衝擊評估 雙重重大性分析 邀請9種利害關係人評估永續議題之衝擊程度,並經內部團隊評估永續議題:
  • 財務重大性:對「組織價值」之衝擊程度
  • 影響重大性:對「經濟、環境、人群(包含其人權)」之衝擊程度
13份內部問卷
649份外部問卷
繪製雙重重大性矩陣圖 依據雙重重大性分析結果,排序重大議題
確認重大性 重大議題 依據衝擊程度,鑑別年度重大議題,並進行重大議題衝擊說明 共12項重大議題
檢視 永續性管理
  • 重大議題分析結果呈報董事會
  • 評估結果納入整體企業風險管理(ERM)
  • 進行重大議題管理與持續追蹤評估,確實回應利害關係人之關注事項

利害關係人鑑別結果

利害關係人 重要性 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利害關係人評估前五大衝擊議題 溝通實績與回應章節
金融業為受政府機關高度監理之行業,本行極重視自身恪遵各項法規要求 配合主管機關查核 不定期 *隱私資料保護
*法令遵循
*資訊安全
*員工培訓與職涯發展
*誠信經營
1.2誠信經營
1.3法令遵循
1.5資訊安全
1.7隱私資料保護
3.2員工培訓與職涯發展
申報各項報表及公開資訊 定期、不定期
本行自創設以來即重視人才培育,對員工在職期間教育訓練亦不遺餘力,以強化本行整體競爭能力 部門單位早會 每週 *隱私資料保護
*人才吸引與留任
*誠信經營
*資訊安全
*員工培訓與職涯發展
1.2誠信經營
1.5資訊安全
1.7隱私資料保護
3.2員工培訓與職涯發展
3.3員工待遇與福利
勞資會議 每季
設立總經理信箱 即時
iTalking員工關懷信箱 即時
論壇 不定期
本行六大事業部(企業金融、個人金融、客戶金融、財務金融、存匯、數位金融)在制定各業務相關辦法與手冊時,均納入客戶因素考量 服務品質委外調查 每年 *隱私資料保護
*誠信經營
*資訊安全
*風險管理
*公司治理
1.1公司治理
1.2誠信經營
1.4風險管理
1.5資訊安全
1.7隱私資料保護
客服中心及電子郵件信箱 即時
舉辦座談會及客戶關係經理(RM)訪談 不定期
匿名滿意度問卷調查 不定期
論壇 不定期
本行達成現今之經營規模與市場競爭地位,有賴股東長期鼎力支持 舉辦股東常會 每年 *職場健康與安全
*經營績效
*社會參與
*隱私資料保護
*永續金融
經營績效
1.7隱私資料保護
2.1永續金融
3.4職場健康與安全
3.8社會參與
發布公開資訊 定期
論壇 不定期
各簽約供應商是本行永續發展及成長的重要夥伴 招標與投標明確公告溝通要求 每次簽約 *公司治理
*永續採購與供應商管理
*資訊安全
*隱私資料保護
*誠信經營
1.1公司治理
1.2誠信經營
1.5資訊安全
1.7隱私資料保護
2.4永續採購與供應商管理
論壇 不定期
雖然在市場上與各家金融同業競爭,但亦有合作之時,不同的經驗可作為本行進步的養分 在參與的公協會中與銀行同業經驗交流 不定期 *資訊安全
*隱私資料保護
*誠信經營
*法令遵循
*客戶關係管理
1.2誠信經營
1.3法令遵循
1.5資訊安全
1.6客戶關係管理
1.7隱私資料保護
本行積極投入社會公益,與地區型及非營利組織共同合作,擴大社會影響力 公益活動 不定期 *公司治理
*綠色營運
*誠信經營
*永續採購與供應商管理
*社會參與
1.1公司治理
1.2誠信經營
2.3綠色營運
2.4永續採購與供應商管理
3.8社會參與
慈善捐贈 不定期
本行重視環境保護,納入並參考與環境保護攸關組織之客觀意見 向與環境保護攸關之組織請益 不定期 *隱私資料保護
*誠信經營
*資訊安全
*永續金融
*數位金融與服務創新
1.2誠信經營
1.5資訊安全
1.7隱私資料保護
1.8數位金融與服務創新
2.1永續金融
論壇、研討會 不定期
媒體作為訊息提供與收集之角色,是本行與利害關係人溝通的重要管道 專責單位溝通 不定期 *隱私資料保護
*經營績效
*永續金融
*人才吸引與留任
*稅務治理
經營績效
稅務政策
1.7隱私資料保護
2.1永續金融
3.3員工待遇與福利
新聞稿、記者會 不定期

專欄-以ESG搭建起與利害關係人溝通的橋梁,建立上海商銀的永續互動機制

為積極推動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發展,實踐2050淨零排放,上海商銀於2023年制定《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永續發展議合辦法》,適用於本行及各子公司(包括海外分支機構),透過與投融資對象及供應商等利害關係人之溝通議合、對話互動或提供協助,俾發揮金融影響力,促進議合對象以具體行動落實永續發展,提升永續績效與永續價值。

  • 議合方式:包括但不限於口頭溝通或書面溝通、契約訂定、授信業務貸放條件與參與議合對象股東會或法說會等。
  • 議合原則:應綜合考量與議合對象之往來情形,議合對象於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永續發展之作為與永續績效,及其碳排放情形。以高氣候風險、高碳排或具有ESG重大議題者為優先議合對象。
  • 議合成果請詳本報告書2.1永續金融。


重大議題鑑別-雙重重大性分析

本行每年定期執行重大議題分析,並參採歐盟提出之「雙重重大性」(Double Materiality)原則進行永續議題重大性分析,並依循GRI 3:重大主題2021邀請內部高階管理層評估永續議題實際和潛在的正、負面衝擊程度。最後依據利害關係人關注程度及永續議題衝擊程度調查結果,經內部分別針對永續議題之「影響重大性」與「財務重大性」討論,若永續議題具任一重大性即鑑別為重大議題。

2023年鑑別之重大議題共有12項,包含「資訊安全」、「隱私資料保護」、「誠信經營」、「公司治理」、「氣候策略與管理」、「風險管理」、「數位金融與服務創新」、「人才吸引與留任」、「經營績效」、「法令遵循」、「員工培訓與職涯發展」及「永續金融」。與2022年相比,新增「公司治理」與「法令遵循」二項重大議題;「客戶關係管理」與「職場健康與安全」則未納入本年度重大議題範疇。未來本行將持續藉由各項溝通管道與利害關係人溝通,即時了解本行於各項重大議題所造成正、負面衝擊,以及利害關係人對於本行因應衝擊所採取行動的有效性評估。


重大議題矩陣圖

重大議題矩陣圖

永續議題正、負面衝擊

本行進一步分析各永續議題之正負面衝擊程度並進行排序,經本行評估後,分別將議題正面及負面衝擊排序前5名且未於矩陣圖列為重大議題之永續議題,額外納入本年度之重大議題。經正面及負面衝擊議題排序分析後,額外納入「永續金融」1項重大議題。

永續議題正、負面衝擊 永續議題正、負面衝擊

重大議題說明

重大議題 對應國際準則主題、框架 正、負面衝擊說明 涉及衝擊之活動
註:◎ 造成、促成或直接與衝擊相關
回應章節
上游
(例如:設備
、服務供應商)
組織營運
(例如:個人金融
、企業金融服務)
下游
(例如:企業客戶
、個人客戶)
資訊安全 GRI 418 客戶隱私
SASB FN-CB 資訊安全
若無法維持資訊系統安全,將面臨資訊設備失靈等問題。本行採用國際資安標準強化防護,以強化金融業務發展穩定與安全性 1.5資訊安全
隱私資料保護 GRI 418 客戶隱私
SASB FN-CB 資訊安全
本行重視供應商與客戶隱私資料管理,確保所保管之資料不落入非法利用之意圖 1.7隱私資料保護
誠信經營 GRI 205 反貪腐
GRI 206 反競爭行為
SASB FN-CB 商業倫理
誠信經營為企業之重要基石,本行重視誠信經營之企業文化並制定及落實誠信經營政策,持續維持與利害關係人之間的高度信任 1.2誠信經營
公司治理 GRI 405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透過制度設計與執行,本行得以強化治理效能,並兼顧其他利害關係人之利益,最終贏得客戶支持與信賴 1.1公司治理
氣候策略與管理 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 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可能致使整個價值鏈面臨龐大損失。本行持續鑑別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與機會,並由董事會監督執行氣候治理政策,同時帶動利害關係人關注氣候議題 2.2氣候暨自然相關資訊
風險管理 SASB FN-CB 系統性風險管理 各式來源的風險皆可能使本行面臨成本提升及損失產生。本行已成立風險管理委員會,制定風險管理政策,以健全本行董事會功能及強化風險管理機制 1.4風險管理
2.2氣候暨自然相關 資訊
數位金融與服務創新 自訂主題 推動金融科技創新相關策略並提高數位系統品質的需求,可增進本行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即時性與客戶使用體驗 1.8數位金融與服務創新
人才吸引與留任 GRI 401 勞雇關係 提供良好員工薪資及福利與獎勵等制度,以及對員工及家屬的關懷照顧措施,以提升員工認同 3.3員工待遇與福利
經營績效 GRI 201 經濟績效 本行致力於業務發展,透過自身經營績效提升,增進股東價值並促成與上、下游業務往來量上升 經營績效
法令遵循 GRI 417 行銷與標示 本行相信主動遵循業務相關法規是企業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而其他環境與社會經濟相關法規更可讓本行的法遵工作優於單一金融產業要求之範疇 1.3法令遵循
員工培訓與職涯發展 GRI 404 訓練與教育 員工能力與企業發展息息相關,完善的職涯培育有助於員工軟、硬實力之提升。本行提供人才培育專業技術與全面性基礎訓練,以及員工職涯發展協助 3.2員工培訓與職涯發展
永續金融 SASB FN-CB 信用分析納入ESG因素 推動ESG授信、ESG投資等金融服務,並將ESG風險納入授信與投資考量,提升銀行業務對環境與社會之永續貢獻並減少相關衝擊,期能由金融市場引導產業、投資者、消費者重視永續發展 2.1永續金融

利害關係人鑑別結果

重大議題 對應SDGs 潛在風險 政策與承諾 行動與績效評估
資訊安全 對應SDGs 資安風險
設備失靈
營運中斷
法遵風險
  • 訂定資訊安全政策與目標
  • 《資訊安全事件管理辦法》
  • 定期辦理資訊安全演練
  • 持續取得ISO 27001資訊安全管理系統驗證
  • 全行員工安排4場次資訊安全相關課程
  • 2023年共辦理3次資訊安全演練(包含:社交工程演練、DDoS與ATM事故)
隱私資料保護 對應SDGs AI詐騙
虛假資訊
個資外洩
  •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集團個人資料保護政策》
  • 訂定《個人資料安全事故通報及處理辦法》
  • 成立個人資料保護管理小組
  • 每季演練個資事件通報與處理流程
  • 強化存取日誌管理、使用者權限以最小需求原則做更新設定
誠信經營 對應SDGs 貪腐風險
競爭與壟斷行為
法遵風險
  • 依據法規制定誠信經營政策,如《誠信經營守則》、《道德行為準則》及《誠信經營作業程序及行為指南》等
  • 訂定《處理檢舉案件作業辦法》並公告修正辦法,鼓勵員工檢舉具體違法情事
  • 2023年反貪腐教育訓練本行員工受訓人員比例達100%
公司治理 對應SDGs 法遵風險
利益衝突
  • 訂定完善公司治理規範,如《董事會議事規則》
  • 每年針對董事會、功能性委員會運作情形、以及董事會成員績效進行內部評估
  • 完善公司治理架構,於董事會下設立薪資報酬委員會、審計委員會、風險管理委員會、提名委員會
  • 完成2023年董事績效自評
氣候策略與管理 對應SDGs 對應SDGs 氣候風險
自然與生物多樣性減損
  • 訂定《自然與氣候風險管理準則》
  • 2023年完成SBTi承諾簽署
  • 將氣候風險整合進集團整體風險管理架構
  • 完成氣候情境分析
風險管理 對應SDGs 作業風險
營運風險
  • 訂有風險管理政策,並依營運及作業特性訂定更進一步的風險政策,如《信用風險管理政策》
  • 董事會成員皆於2023年接受6小時風險教育訓練
  • 每季呈報董事會風險管理報告
數位金融與服務創新 對應SDGs 對應SDGs 科技風險
客戶流失
人口結構高齡化
  • 重視顧客需求,持續運用大數據分析掌握需求,透過整合創新的服務,為顧客打造貼心便利的數位生活
  • 2023年將數位金融處調整為數位金融事業部
  • 2023年行動銀行有效戶增加17.4%,數位帳戶成長50.2%
人才吸引與留任 對應SDGs 人才流動
少子缺工
  • 待員工如家人,堅持提供最好的照顧與福利,並提供符合資格的員工申請育嬰留停之權利
  • 提供長期激勵機制
  • 2023年增加與年資未滿一年之新進人員面對面的關懷茶會,參與人次共165人
  • 完成員工滿意度與敬業度調查
經營績效 對應SDGs 營運風險
財務風險
地緣政治
  • 訂定年度營業計畫及營運策略
  • 持續進行核心系統建置
  • 獲金管會核准新設分行
  • 完成員工滿意度與敬業度調查
法令遵循 對應SDGs 法遵風險
洗錢與資恐
地緣政治
  • 訂定集團防制洗錢政策
  • 《法令遵循風險管理及監督架構作業準則》
  • 設專責「防制洗錢及打擊資恐中心」
  • 2023年共計有106場次、共約16,496.7小時之反洗錢與打擊資恐相關教育訓練
員工培訓與職涯發展 對應SDGs 對應SDGs 培訓風險
延後退休
  • 制定教育訓練管理辦法,並安排執行年度教育訓練計畫及評估成效
  • 制定外語補助標準,提供定額外語補助
  • 持續辦理高階人才培育計畫,2023年共有47位主管參與培訓
  • 通過英語能力檢定之員工占全體員工人數比率達81.54%
永續金融 對應SDGs 漂綠風險
投融資風險
客戶流失
  • 2022年10月簽署加入赤道原則協會
  • 《責任授信準則》、《責任投資辦法》
  •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永續發展議合辦法》
  • 2023年度本行適用赤道原則且承作之案件累計共2件
  • 綠色授信案件數共934件
  • 2023年完成永續投資專頁架設,上架16檔符合金管會ESG基金標的基金

永續發展策略

為積極履行企業永續發展,平衡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發展(ESG)之國際趨勢,本行已制定並經董事會通過《永續發展實務守則》、《永續發展推動準則》內含永續發展之使命願景、永續發展政策、永續發展制度與相關管理方針,以及具體推動計畫,作為實踐永續發展之基礎與指導方向。

永續發展管理

本行由董事會擔任企業永續發展相關議題之監督與最高決策單位。為系統性地落實並推動企業永續發展,本行由總管理處做為規劃推動永續發展與永續報告書之負責單位,配置適當之人員,並制定《永續發展委員會設置辦法》,委員包含總經理(並擔任召集人)、各級副總經理及各部門單位主管等。該委員會負責永續策略規劃與成果審議,並按永續發展面向設立責任金融、環境永續、社會公益、客戶權益、員工照顧、公司治理等六個功能小組,結合本行捐助設立之文教基金會與慈善基金會資源,使各項永續發展工作在組織內由上而下,更為有效且具體貫徹執行,並就運作情形及相關議案每年向董事會報告。
2023年共召開4次永續發展委員會會議,議案除固定呈報六大功能小組目標執行進度、氣候風險專案執行進度,另包含永續報告書編撰成果、討論並決議ESG相關績效與考核連結、本行永續相關辦法增訂與更新、永續金融評鑑成果、綠色永續投融資進度及再生能源期程規劃等。